奋勇争先,强力推动重点工程提质增效。近日,今年前5个月省市重点项目推进成绩单公布,路桥集团在各个市属国企项目完成情况中表现突出、名列前茅。
重点工程是拉动经济增长、改善民生福祉、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,今年以来,路桥集团认真落实省委、市委部署要求,把持续深化拓展“三争”行动和开展“奋力拼搏、奋勇争先”专项行动紧密结合起来,全力以赴抓项目、拼经济、促发展。通过强化统筹,聚焦质量管控,压实责任链条,推动重点工程落地见效,以高质量建设助推城市发展。据统计,今年路桥集团承建省市重点项目39个,1-5月完成投资超100亿元。
目前,路桥集团旗下多个重点工程建设齐头并进,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。按照市委、市政府坚定不移“大抓项目,抓大项目”的要求,路桥集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开足马力、铆足干劲,确保厦金大桥(厦门段)、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片区、电力与清水进岛隧道、沈海高速马銮湾片区(前场二路)出入口及连接通道、G319海翔大道至溪东路段(嘉庚大桥)等项目高质量、高标准、高效率推进。
为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检验,持续打造精品和标杆,路桥集团紧盯关键节点,加强工程建设管理,强化资源配置,不断提升攻坚行动实效;优化施工流程,保安全、抓质量、抢进度,持续掀起建设热潮,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,为重点工程早日投用筑牢坚实保障。
在钢筋水泥间勾勒城市脉络,在昼夜更迭中浇筑民生工程,路桥人用匠心与毅力让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。路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,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、“十五五”规划谋划之年,集团将深化构建“3+1”战略发展格局。为响应交通强国、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国家战略,路桥集团将按照市委、市政府赋予的市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服务商定位,以更足干劲、更大力度、更实举措推进重点工程建设;科学合理地制定集团“十五五” 规划,努力打通工程全产业链发展,布局推动交通能源和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,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,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大桥上、隧道里,当下各重点工程建设正快马加鞭,路桥人状态“满格”争分夺秒抢工期!厦金大桥(厦门段)以“肉眼可见”的速度,重塑着厦门东部的城市天际线;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交通主干道,正全力攻坚;厦门电力与清水进岛隧道现场,150多位路桥建设者正24小时轮班作业,盾构机以日均6米的速度稳步推进;沈海高速马銮湾片区(前场二路)出入口及连接通道攻坚克难,抓抢施工进度;G319海翔大道至溪东路段(嘉庚大桥)全面加力提速推进前期工作……
据统计,今年路桥集团新开工、策划新增开工项目共64个,总投资超过500亿元。其中,计划新建项目36个,总投资约350亿元;策划新增开工项目28个,总投资预计约210亿元。集团前期及储备项目49个,其中7个项目规模超百亿元。
厦金大桥(厦门段)
极限挑战,超序时推进建设进度
办公室里彻夜不熄的灯光见证了他们反复推演方案的执着,电脑屏幕上跳动的BIM模型记录着每一个细节的优化……他们是一群“和时间赛跑”的路桥人,在厦金大桥(厦门段)观音山沙滩桥的工地上,工程团队大胆打破常规,像搭积木一样创新采用拱肋原位拼装和钢梁滑移顶升工艺,让桥梁建设进入了“倍速模式”,硬是把常规需要3年的工期压缩到22个月,为整个项目抢出了宝贵时间。
同时,在刘五店航道桥的施工现场,两座主塔如同海上巨人般节节攀升,每周都在刷新着高度纪录。这座即将创造福建跨径新纪录的全离岸式海中悬索桥,承载着无数路桥人的智慧与汗水。
面对变幻莫测的海上天气和复杂的地质条件,路桥人没有退缩,技术团队大胆创新,采用“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”新工艺,配合BIM技术进行全过程的数字化施工模拟,让每一节塔柱的浇筑都精准无误。
“这主塔就像我们的孩子,看着它一天天长高,再苦再累都值得。”项目负责人表示,截至5月,东西主塔已完成16个节段施工,建设者们正朝着11月封顶的目标全力冲刺,为后续工程打下坚实基础。
在地下24米深处,“厦金号”盾构机正以毫米级的精度向前推进。这台直径达16.15米的“钢铁巨龙”要在基岩突起、孤石遍布的地层中开辟双向六车道隧道,每一环推进都如同精密的外科手术。特别是在塔浦路支线下穿地铁2号线叠层隧道施工中,建设团队面临距地铁2号线仅4.96米、沉降控制20毫米内的极限挑战。厦门路桥集团引进最先进潜孔锤及牙轮气钻钻孔设备,配合自动化监测技术,确保“微扰动”穿越敏感区域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既要速度更要质量”的建设理念,“超序时推进”建设进度。
截至目前,厦金大桥(厦门段)已累计完成建安投资超100亿元,约占概算建安36%。“高峰期海上有百余艘作业船舶,陆上要协调20多家管线单位。项目负责人表示,他们正和市高(快)速通道建设指挥部齐心协力,通过优化工序、科学组织,把一项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转为建设“加速度”。
新机场片区交通主干道
势如破竹,为新机场铺设“大动脉”
特区东部,翔安国际机场片区多条交通主干道建设齐头并进,在这项承载城市“逐梦蓝天”的世纪工程中,路桥集团以“开路先锋”的使命担当,用汗水与匠心构筑新机场片区的交通脉络,为特区经济腾飞铺设“坚实跑道”。截至目前,新机场片区累计承建10个重点项目,完成固投336亿元,要素保障统筹兼备、项目建设“势如破竹”。
从沈海高速一路向南,一条全长19.6公里的“高速走廊”在路桥建设者手中加速贯通。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和紧迫的工期要求,路桥人创新采用装配式施工工艺,将翔安国际机场高速与翔安机场快速路连成一线,不仅打通了区域交通“大动脉”,更将机场与城市快速路网无缝衔接。
项目大嶝岛段的施工现场,党员突击队的红旗在烈日下格外醒目。技术骨干正盯着智能摊铺系统的显示屏,确保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。“这就像在给城市绣花。”他擦了擦汗笑着说。为了确保8月通车,这支路桥铁军开启了“白加黑”模式,十几台大型设备昼夜不停。每当夜深人静时,工地上依然灯火通明,测量员打着手电一遍遍复核数据,“我们要对得起每一寸路面”——这就是路桥人的承诺,用精益求精的态度,为城市发展铺设康庄大道。
与此同时,新机场北部片区也因交通基础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而焕发生机。作为新机场片区集疏运体系的重要枢纽,莲嶝大桥采用双桥并行设计:其中货运通道为双向六车道,连接滨海东大道与大嶝岛机场北路;保税区专用通道则为双向两车道,串联莲河片区与大嶝岛综合保税区。
“桩基完成95%,承台完成91%,墩柱完成86%;主桥6个0号块已浇筑4个,剩余2个预计8月上旬完工。十余道工序环环相扣,每一道工序都关乎百年大计,我们必须以毫米级的精度把控每个环节。”项目负责人白茹根表示,项目现已转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,明年5月建成后,保税区专用通道与六车道货运桥将彻底激活空港物流“任督二脉”。
厦门电力与清水进岛隧道
拿出“绣花功夫”,破解隧道建设难题
当盾构机的刀盘第一次接触167兆帕的超硬岩层时,伴随着刺耳尖啸声在隧道内回荡,操作员紧握操作杆的手心沁出汗水。这个硬度是个什么概念呢?这么说吧,就相当于要在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承受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。
这是厦门电力与清水进岛隧道的建设现场,600米长的“岩石长城”像一道天然屏障,四处潜伏的基岩凸起如同暗礁,距离海堤仅3.3米的惊险距离让每次推进都如履薄冰,更不用说北师大附校下方需要“微创手术”般地精准施工。这就像在豆腐上雕花,还得保证豆腐不碎。操作员紧盯跳动的参数,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轻敲击,仿佛在弹奏一首与大地较量的交响曲。
“注意看这个数据,0.3毫米,三张A4纸的厚度。”项目负责人杨泽夷指着监测屏幕对团队说。为了实现“为城市编织未来”的承诺,路桥人拿出“绣花功夫”:特制的“6+6”梁式刀盘像绣花针般精细,19寸超厚滚刀的每个齿痕都经过精密计算;17米超前注浆技术为松软的砂层打上“固定针”;智能监测系统24小时守护着每一个施工细节。“这可是要给城市用上百年的工程,马虎不得。”这座超6000米的海底隧道正在这些建设者的手中一点点延伸,成为连接城市未来的“生命线”。
当下,路桥集团150余名建设者正以专业的技术和严谨的态度,日夜奋战在隧道一线。最新统计显示,目前过海段已完成64%(1979米),陆域段完成83%(1757米),整体工程预计2026年全线贯通。